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
近日,家住昌樂縣城頤和家園小區的退休教師張逢春非常著急,因為家里的空調突然不制冷了。兒女都遠在外地工作,自己又不認識維修師傅,老兩口大熱的天只能在家不停地搖蒲扇。情急之下,張老師想起前幾天剛剛從縣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領到的一本《便民服務手冊》。按照上面的提示,一個電話打過去,沒想到,10分鐘后維修師傅就上門解決了問題。張老師由衷地說:“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真是我們離退休教師最貼心的家。”
2018年6月,昌樂縣教育局主動回應離退休教職工的精神文化和生活訴求,創新成立昌樂縣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, 并在10個鎮(街、區)教管辦、33所完全小學以上學校、19所縣直學校相繼成立了62個基層關愛之家,實現了全覆蓋。從此,全縣3018名離退休教職工有了自己的“關愛之家”。
縣城永康路32號,獨門獨院,老樹婆娑;一座三層小樓,典雅幽靜,修葺一新。昌樂縣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便坐落于此。步入樓內,但見老教師們三五成群,打球的、下棋的、揮毫潑墨的,其樂融融。還有的在茶話室內品茗聊天,“互話桑麻”。“老驥伏櫪雄風在,蒼松傲雪顯精神。”最吸引我們的是走廊和室內一幅幅精美的字畫,筆酣墨飽,韻味十足。據該縣教育工會專職副主席、縣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辦公室主任張振華介紹,自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成立以來,各級關愛之家統一創辦了“青藍講堂”,特聘當地或縣內外藝術名家,每周半天為離退休教職工指導書畫學習,新布置的乒乓球室、棋牌活動室等特色活動場所全天候開放。這些書畫作品,正是各基層關愛之家擇優推薦展出的“青藍講堂”藝術教育成果。
“我們成立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,旨在提升離退休教職工的政治榮譽感、職業幸福感和社會獲得感,更好地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,第1時間為他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等各方面提供優質便捷的社會化服務。”昌樂縣教育局黨委書記、局長任瑞成說。
教職工離退休以后,如何幫助他們安享晚年,并發揮其作用,是教育系統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課題。任瑞成表示,昌樂縣成立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,就是把服務教職工、方便教職工作為首要前提,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和服務機制,為廣大離退休教職工提供社會化、“保姆式”服務,將離退休教職工思想政治學習、生活保健和服務等事項納入“一站式”管理,讓全縣所有離退休教職工不僅老有所屬,而且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為、老有所幫。
為此,昌樂縣離退休教工關愛之家牢牢把握新時代老干部工作方向,創新服務機制,不斷豐富關愛之家活動方式,努力讓每位離退休教職工享受“家”的溫暖。縣教育局黨委專門成立了三個老干部黨支部,配備專職黨支部書記,定期邀請縣委黨校教師和教育系統理論宣講員,為離退休教職工宣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習近平治國方略、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時政要聞,讓他們老有所學。組織開展書畫藝術教育、養生健體講座和體育比賽等活動,讓他們老有所樂。組織離退休教職工教育視察活動,讓他們為教育發展建言獻策。同時,推選一批政治素質高、身體狀況好、閱歷豐富的離退休教職工擔任關愛青少年成長志愿者,采取多種方式開展“紅色基因”、黨史國史、革命優良傳統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活動,讓離退休教職工發揮專長,實現老有所為。遴選一批技術條件好、社會信譽高、質優價宜的縣內醫療機構,打包向離退休教職工推薦,供他們自愿選擇。同時,發揮各學校現有醫護醫療條件優勢,定期派遣校醫輪流到關愛之家值守,為離退休教職工提供基本的健康診療和咨詢服務,讓他們老有所醫。特別是對涉及離退休教職工日常生活的水電充值、家電維修、超市購物、家政服務、租車出行、法律咨詢、健康查體等事項,關愛之家專門對社會服務機構進行考察,形成大數據庫,制作成《便民服務手冊》,一人一冊發放到每位離退休教職工手中,讓他們自愿選擇、預約服務,把老有所幫落到實處。
為切實做到就近快速和優質服務,全縣62個基層關愛之家全部開通了熱線電話,均落實了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咨詢和接待服務,保證離退休教職工有問必答、有求必應。截至目前,像張逢春老師這樣的咨詢、求助電話,各級關愛之家共接到1002個,協調和幫助解決離退休教職工生活服務事項308件。
“離退休教工之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,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績的一條杠桿、一把尺子、一面鏡子。縣教育局領導小組定期對各級關愛之家運行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,對重視程度不夠、工作開展不力、離退休教職工滿意度低的及時通報并限期整改和問責。下一步,將每年對各級關愛之家進行一次綜合考核,并將考核結果納入校長職級評定內容,作為工會工作年度考核和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。”昌樂縣教育局黨委副書記郭新光說。
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
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轉載請注明: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:
山東成考網申明:
(一)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(二)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,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。聯系方式:郵件429504262@qq.com
上一篇:第一頁
下一篇:山東諸城堅持問題導向,瞄準學生、家長、教師需求精準發力
關注公眾號
服務時間08:00-24:00免費課程/題庫
微信掃一掃